从技术角度看,互联网一直推动着金融基础设施和业务逻辑的底层变革,从第三方支付(微信和支付宝)取代现金和银行卡业务,到个人存款和理财逐步互联网化,再到现金贷、房抵贷业务线上化。而今朝物流供应链金融(简称“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鼓起也一定程度上因循了这类趋向,经由过程大数据、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对中小企业信贷营业的瓶颈停止冲破。
在中国金融压抑与金融自由化的博弈进程中,监管与市场的摩擦导致金融业务的周期性极强,从而引发金融创新的风口不断演化,而当下产业金融领域最热的风口无疑是供应链金融。探究供应链金融勃兴的原因,可以从两个大的历史背景去思考:
1. 是宏观政策和监管环境对于实体经济投融资需求的影响,可称之为政策维度。
2. 是互联网技术对于金融传统业务的变革,我们可称之为技术维度;
政策方向上,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风口演进路径:从前几年全国遍地开花的政府产业基金,到2015年至2016年消费金融业务火爆,再到2017年开始的供应链金融风口。
从2G到2C,再到2B,从宏观政策上看分别属于政府加杠杆的投资驱动、个人加杠杆下的消费驱动和供给侧改革下的金融脱虚向实,真正为实体经济中的海量中小企业服务。因此,在目前金融监管、降杠杆、去产能的大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对于金融从业者而言,不仅是一条政策鼓励、市场推动的产业金融之路,而且是一条转型发展、补齐短板的必选之路。
从本质上分析,产业基金是2G业务,其底层资产是政府城投的基础设施融资和政府主导下的非市场化投资;消费金融是2C业务,其背后是住房、车、教育、旅游等各种消费场景的资产;供应链金融是2B业务,主要底层资产是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型企业的应收预付类资产。
供应链金融的来源
供应链金融的本质并不是融资,也不是某种金融业态或者金融属性,而是供应链管理发展到成熟形态后自然衍生的金融功能。
所谓供应链,是指环抱某个焦点企业,经由过程对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停止管控,从而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终端客户连成无机全体的功效收集布局。对供应链进行有效管理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生产流程复杂度,大幅缩短生产周期,进一步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供应链管理的优化驱动了企业对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进一步关注,供应链金融由此应运而生。
20世纪初,美国的供应链金融在工业领域起步,从银行主导逐渐发展到产业核心企业主导的阶段,最典型的是物流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比如UPS)和以工业企业(比如GE)为核心进行物流供应链金融业务。
日本的供应链金融成长门路跟美国分歧,是从贸易单子贴现形式成长到应收债务保理形式,这跟日本企业间结算的方法无关,晚期日本企业间的结算因此商票为主,起初成长为以电子结算为主。
国内供应链金融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国内的物流行业整合,一些大型物流企业逐步显现出规模化和电子网络化的优势,借此进一步强化了供应链的整体物流服务,同时关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整合的概念广泛传播。国内供应链金融行业也在尝试拓展应用如库存商品抵押融资、物资银行、融通仓模式及其相关技术模式。虽然传统银行最早参与了供应链金融业务,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物流电商行业的崛起,供应链金融生态的参与方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企业、物流、电商企业通过各自优势与资金方开展合作,不断拓展供应链金融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供应链金融的术与道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本质是对传统企业授信方式进行再造,将过去的主体信用转换为资产信用。传统的银行授信更看重的是交易主体自身实力,包括融资主体的综合财务状况和抵押担保措施,而供应链金融注重的是中小企业资产负债表上流动资产的价值,比如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存货资产。
供应链金融之“道”可以或许总结为:焦点企业是“骨”,三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是“血”,生意业务结构是“筋”,即供应链金融=焦点企业(骨)+三流(血)+生意业务结构(筋),以上公式也是供应链金融风控的焦点抓手。
对于供应链金融详细的风控之“术”,与传统融资授信营业分歧,它加倍重视贸易的真实性、生意业务危险和第一还款起源的危险节制。具体而言,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1. 自偿性,是指还款来源为贸易自身产生的现金流,产品设计的基础在于授信项下的资产支持,授信偿还归结于资产项下的现金回流;
2. 封闭性,是指通过设置封闭性贷款操作流程来保证专款专用,对资金流和物流进行全流程控制;
3. 连续性,是指同类贸易行为在核心企业上下游直接持续发生,以此为基础的授信行为可以反复进行,连续性一定程度降低了信用风险;
4.特定性,是指授信项下的每次出账都要对应明确的贸易背景,做到金额、时间、交易对手等信息的严格匹配。
在交易结构设计上,根据应收账款债权人(供应商)和债务人(核心企业)的实力强弱,也可以分四种情况去设计风控方案:
1. 对于债权人强债务人强的情况,可以设计有追索+明保理或暗保理,或者无追索+明保理或暗保理;
2. 对于债权人强债务人弱的情况,只设计为有追索+明保理或暗保理结构;
3. 对于债权人弱债务人强的情况,设计为有追索或无追索+明保理结构;
4.对于债权人弱债务人也弱的情况,不参与或者要求追加强担保强抵押。
外,关于供应链金融的展业之“术”,可以从两个大的维度去规划:空间维度与行业维度。
空间维度依据财产凑集的特色可总结为“圈链会”,分离是指商圈、财产链和行业协会(商会)。商圈包括批发市场、零售商业中心、园区企业集群等有形商圈和在线交易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无形商圈(如京东的供应链金融);产业链是指围绕某一个大型核心企业形成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的产业集群(如海尔的供应链金融);行业协会或商会是指官方或民间依法组成的有某个共同关系的社会团队,比如电子行业协会、浙江商会等。
行业维度抉择比较多,必要依据本钱与才能去婚配,3C花费行业、医疗康健行业与大批商品等都是可行的范畴。
供应链金融的冰与火
供应链金融目前虽然处在政策与技术的风口,但其自身特点决定了它的未来仍将是一首充满起伏的冰与火之歌。
供应链金融的“冰点”体如今如下几个方面:
1. 资金与资产获取面临双重难度。供应链金融资产的获得平日必要焦点企业的共同,尤其是应收账款的让渡在实际操纵中得到焦点企业的确权难度比较大,别的下流供应商的相干数据作为焦点企业的紧张贸易秘密,全体供给应保理商作为数据风控也并非易事。资金层面,保理公司重要寄托自有资金或许ABS资金展业,得到银行授信可以或许必要股东的强包管,若何连续得到低本钱的资金是今朝自力供应链公司的最大困难。
2.利润率稳固,危险收益比不高。供应链金融并不是一个暴利的业务,相比传统的地产融资和消费金融业务,它的收益并不高,而相比政府融资业务,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要大得多,因此风险收益比不高。
3.营业范围的天花板。目前大型产业集团都在各自布局供应链金融业务,导致第三方供应链金融公司市场拓展难度加大,市场规模受限,同时产业集团布局自己的供应链金融板块后,将来也一定会面临业务规模和增速的天花板,这从美国近些年的供应链金融实践可以佐证。
4.2B营业的互联网化难度更大。比拟2C互联网营业的标准化和范围化,2B营业每一个行业的差别性很大,付出结算和商品流通特色不同样,从阿里巴巴2B的1688网站和2C的淘宝网的影响力差别也可以或许看出,因此供应链金融作为2B的金融营业未来在互联网化根基上的本钱化也会面对磨练。
虽然有以上需要冷静思考的四点,但供应链金融作为新金融业务的重要板块,在目前国内将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其火热的趋势仍将持续。
一方面,国内目前的金融环境和产业环境与欧美国家不一样,由于多层次资本市场还未建立起来,传统银行信贷局限性较大,持牌金融机构动力不足,中国大量优质的中小型企业需要供应链金融输血。
另一方面,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的迅速崛起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金融科技对于中国传统金融的影响很可能会像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一样,比欧美成熟经济体来得更加全面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