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专业化软件应用经历了从粗放到精细的发展,从自主开发走向商品化,再“走回自主开发”的趋势,企业管理软件逐步走向成熟。从这一趋势来看,我国的信息化供应链专业化软件应用经历了从粗放到精细的发展,从自主开发走向商品化,再“走回自主开发”的趋势,企业管理软件逐步走向成熟。从这一趋势来看,我国的信息化正在走向自主化开发。
1、定制化模式阶段
中国用户的信息化水平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但他们正开始大规模地建设相关的应用系统。信息化兴起时,用户基本上采用定制化开发软件,一时间花上百万定制一套软件成为一种潮流,但是结果却差强人意。这一阶段,用户选择定制开发的理由多数是由于市场上没有成熟的软件产品可以直接购买使用,是在这个新兴市场中无奈的选择。
中国用户的信息化水平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但他们正开始大规模地建设相关的应用系统。信息化兴起时,用户基本上采用定制化开发软件,一时间花上百万定制一套软件成为一种潮流,但是结果却差强人意。这一阶段,用户选择定制开发的理由多数是由于市场上没有成熟的软件产品可以直接购买使用,是在这个新兴市场中无奈的选择。
定制开发的优势是“量身定制”,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尤其对于管理不太规范的中国企业很有说服力。
但是,定制系统的灵活性差,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以现有管理模式为基础,难以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变化,往往是IT部门开发出来后,业务部门的需求已经方式变化。未经一定数量用户的使用,技术成熟度低,在运行中极易出现问题,需要经常性的维护;开发工作量大,耗时费力,进度难以控制;由于大部分软件都是针对用户具体情况定制,日后软件的维护和升级都需要单独修改、重新开发,这些都意味着较高的维护成本。同时,集团在不断的兼并、重组,并且不断向其他业务领域延伸。定制系统的扩展性差、适应性差的缺点越来越突出。
在定制化阶段,问题重重,比如功能性不足,安全性不够,扩展性不保,漫天要价的方案和主方案要价不高、维护方案惊人的钓鱼方案随处可见,相当一批方案写手不懂得编写ERP实施方案的要求、要领和基本常识。使得定制开发的软件无法将管理软件的先进管理思想如标准化思想、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供应链管理思想等融入其中。同时由于成熟软件产品的不断丰富和蚕食,定制开发必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2、通用化模式阶段
由于国外厂商的进驻和一批国内软件厂商的兴起,通用化软件得到快速的发展。通用化软件是指客户无需为软件添加或调整代码和语句即能完成软件的安装配置、应用初始化、系统管理、用户使用的全过程,并且软件至少能满足80%以上的用户某一组应用需求。通用化软件需要厂商在产品的研发上有长期的积累,包括管理理论的积累、产品技术的积累和客户的积累。
通用化软件凭借开发成本降低,周期缩短,维护费用节省等特性,迅速普及占领市场,有效改善客户满意度等。
通用化软件,尤其是国内外知名公司的商品化软件,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模式,经过大量用户的应用,理应在短期内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但是在中国的大多数的应用情况远未达到预期。究其原因,软件的生命周期与企业生命周期并不同步,它们各自经历着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形成的S形曲线族。 如果软件和企业两族曲线都能随着时间进度而进化,且能够通过各自的持续改进消除相互间矛盾,这样的成熟通用化软件就可以称之为最佳实践。并且,中国的企业的很多业务模式处于模糊地带,成为潜规则,这些规则在快速求变的环境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然而,目前通用化软件不能实现对企业灵活有效的管理控制。
中国信息化厂商如用友、金蝶等积极投入,在财务软件的基础上扩展出各自版本的ERP产品,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但由于没有整体的管理思想、理念,所以 在ERP领域我们还处于跟跑状态,要赶上或超过国外产品,国产ERP可能还需要系统地建立一套ERP管理思想,以指导ERP系统的完善搭建。
3、行业化模式阶段
所谓行业特征的成熟软件,应该理解为将专业软件打散重新洗牌组合后的通用化软件,只不过在这个软件功能中同时涵盖了多专业的要求。由于不同细分行业的生产过程和类型、制造方式不同,产品种类、计划模式差异较大,业务流程还在不断变化,其行业特点往往在通用化软件中得不到体现。
行业化软件部分解决了不同行业的业务特点和信息化基础架构差异较大的问题。其实,国内软件企业在行业化之路上的探索由来已久,但大多退回到通用软件中。究其原因,他们的行业化软件更多的是体现行业重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并没有抽取出真正具有行业特点的东西。因此,这并不是行业化应用,充其量是特定企业的定制方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业解决方案。厂商往往说“面向各种行业”,“适合各种企业”,实际等于什么都没说,用户不得要领,无法选择。即使国际知名厂商的通用化软件也分为针对一些重点行业的版本,并非“通用”。
为了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厂商只能通过二次开发解决,这就需要管理软件厂商深入理解各个细分行业的业务模式特点和系统需求,在通用化产品的基础上提供行业化的解决方案。行业化趋势将使具有优势行业经验的厂商获得更加有利的市场地位。
从通用走向行业,这个转变无疑将对国内软件市场产生深刻的影响,通用性厂商面临很大的行业化压力,他们只有成为能够提供专业的行业解决方案、行业知识积累丰富、行业咨询服务能力强的厂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4、平台化模式阶段
随着软件产业的飞速发展,应用从提出需求到开发部署的周期越来越短,开发工具的功能、语言的支持能力、高效开发能力等因素,在技术实施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比例。原有的定制化、通用化、行业化软件逐个对象实现的方式,无疑已成为了应用开发的瓶颈。以业务为导向和驱动的、可快速构建应用软件的自主平台已成为企业级应用追逐的对象。
所谓“平台化”,即将大量成熟而实用的应用组件和模块进行高度封装,并内置功能强大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电子表单管理系统、信息门户系统、统一用户管理系统、消息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等各种成熟的应用系统和开发工具。开发人员在进行软件开发过程中,绝大多数开发与应用无需特殊的编码,只需按照项目需求选择相应的组件或模块进行“拖拽式”配置,而捏合过程由系统自动完成,正如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的机器零部件,只需按要求简单的拼装即能成为完整的机械设备一样。因而大大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降低了软件开发与应用的难度,并且应用可立即部署,大大缩短了应用开发的调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