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发展的9个不同点
之所以讲传统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不同,是因为有太多人在传统互联网阶段取得成功,把适合传统互联网的做法移植到产业互联网,结果产生很多问题。
讨论两者之间的不同,首先需要下个定义。为讨论方便,我把过去20年来发展起来,以个体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互联网应用定义为“传统互联网”。比如,腾讯的微信、网易等。我把最近几年开始兴起的、互联网和特定产业相融合的应用,称为“产业互联网”或“互联网+”。
我于2006年创业,是源于一个幼稚简单的想法:用互联网来改造公路运输,提高公路运输效率。10年来,一直在考虑互联网和产业的结合,在实践中感觉到适合服务个人的互联网运作思路不适合产业互联网。相当多的在传统互联网领域有效的办法、思路、理念,在产业互联网领域基本无效甚至是对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有误导。
经过实践中不断碰壁和思考,我提炼了传统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发展的9个不同(见下图):
针对这九个不同,举几个例子来具体认识一下。微信可以给数亿人用,但是产业应用场景不可能如此。去哪儿网在和航空公司出现纠纷后,中国南方航空率先发布公告,停止给它票源。这时候,去哪儿就抓瞎了,原来引以为傲的用户体验、流量等等都是花架子。关键问题是有没有最核心的机票资源。12306网站被全国人民诟病验证码看不清,但是它有票源资源,也比到售票厅方便。大家的意见归意见,并不影响大局。当然,12306根据用户的呼声,逐渐改进网站是另一回事。
这些例子说明在产业互联网应用中,资源掌控力十分关键,用户体验这些因素反而居于次要位置。
所以一些人认为可以用淘宝解决就医难,就显得有点隔靴搔痒。就医难的核心原因是优质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又没有有效的医疗分层机制。无论用淘宝还是其他各类AAP,改变不了医生少、患者多的局面,充其量是把挂号大厅的人分流到网上排队,依旧改变不了医疗资源短缺的现实。
一些传统互联网巨头进入产业互联网领域后,试图用传统互联网领域有效的用户补贴等手段扩大用户群,最后都是一场空。原因很简单,传统互联网面向个体,个体消费者和决策者是合二为一的,补贴自然有效。产业互联网,决策链长,决策的人有可能不用,用的人不决策,那补贴应该给谁?决策的人在不在意这点补贴?比如滴滴补贴,可以在出租车打车、专车业务上有效,但是把这种补贴用在物流APP进行推广,基本无效。原因就是坐出租的人,决策者和用户是一个人,补贴自然有效。物流领域则不同,被补贴的没有决策权,有决策权的看不上补贴。
二、电子商务和传统购物模式对物流的不同需求
产业互联网形成的新需求对各个领域都有深远影响,我们重点来看与消费购物相关的物流领域。传统购物模式下,消费者到购物场所购物后,需要自己想办法把物品搬运回家。当然也有一些商家提供搬运服务。在这种模式下,消费者对物流过程的进展不是特别关注。
电子商务模式下的购物,消费者在网上购物后,电商要把货物送给消费者。这时,消费者不必参与物流组织过程,但是对物流过程的信息会非常关注。我们对这一点应该非常有同感。现场购物,自己拿上就走,拿不动的,马上想办法找人、找商家处理。网络购物后,情不自禁地要到自己账号去看看订单执行情况。
这背后其实蕴藏着一个购物习惯的巨大不同。电商购物模式,消费者更关注后续的物流进展,这就迫使电商要能给消费者提供物流的过程信息,带来了对物流过程信息采集、展现的巨大需求。反观传统购物模式,对物流的信息开放基本没有需求。
可以这样讲,电商购物后,物流过程信息必须要开放!
三、什么是物流透明管理?
长期以来,物流运作过程的信息对物流作业人员以外的人是不透明的。这就导致非常多的行业痼疾,比如,司机绕路、干私活、丢货、掉包、冷链温度失控、危险品运输出事故后无法有效救援(运输过程信息不透明,不知道运的是什么,无法针对性施救)、供应链效率低下(物流过程信息不透明,各个环节协同效率无法提高)等等。
物流透明管理其实是个常识,物流过程就应该透明起来。物流透明管理理论,是针对长期以来物流不透明的现实提出来的。简单来讲:物流透明管理,是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采集物流过程的各类相关数据,并把这些数据处理后,通过互联网展示出来,这样任何和物流业务相关的机构和个人就可以通过授权,在互联网上清楚地了解物流过程的信息。
这对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保障物流过程安全,防止货物被盗,实现货物追溯都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积累下来的物流运作数据、车辆运行数据可以延伸到物流大数据分析,对宏观经济发展、物流企业运作管理水平提高、消费者购物满意度提高都有很大的作用。
目前,物流领域用到的信息技术手段有:卫星定位(获取车辆位置信息)、GIS(电子地图)、移动通信(上传采集的数据到服务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各类传感器(采集各类物流过程数据,精度高、可靠性好、价格低廉)、机器人、甚至无人机等等。
因为物流过程涉及到的业务主体、利益主体比较多,物流透明管理要以互联网作为载体实现,一般以SAAS 服务的形式提供。我在创办的公司长期服务物流企业的过程中,对物流透明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提炼出了原创的物流透明管理理论体系:物流透明管理3.0。
-
物流透明1.0(物流过程中人、车、货、仓、运载工具物理信息透明)
-
物流透明2.0(物流过程各个业务主体业务流转信息透明)
-
物流透明3.0(整个产业从需求拉动生产,整个产业透明起来)
这是完全原创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管理理论体系,给中国物流行业的互联网化指出了方向,给中国物流企业的互联网化指出了可行的路径。理解物流透明3.0 要把握几点:物流透明3.0是属于整个物流产业的理论,是用来指引整个物流行业互联网化的理论。
物流透明3.0 的划分有其内在规律和逻辑性,3.0 的划分会长期保持稳定,但是1.0、2.0、3.0的具体实现方式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物流行业本身管理水平的进步与时俱进。
-
透明1.0,物理信息透明。这个阶段会随着各类传感器的进步,不断进步,但是只要是采集实际物理信息并透明展现,就是透明1.0阶段;
-
透明2.0,物流业务各个主体之间业务流转信息等逻辑信息透明。这个阶段会随着具体物流业务的发展不断进步,但是只要流转的是物流各个业务主体之间的业务信息,就是透明2.0阶段;
-
透明3.0,产业信息透明。这是站在更宏观,更长远的角度看问题。一定程度上,透明3.0描绘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终极形态。在产业信息透明阶段,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就是制造—物流—消费三个环节,三个环节的信息透明起来,实现整个产业生态的透明。
目前,大部分的物流企业还处在1.0阶段,要走夯实1.0,展望2.0 的发展道路;少部分开始进入2.0 阶段;极个别极少数有资源掌控力的大型企业,具备开展3.0 的条件,有望进入3.0 阶段 (比如中国石化化销、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在一个特定领域具有巨大的资源掌控力,就可以打通上下游,实现全产业链的透明)。
物流企业透明3.0 的道路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改善迭代的过程。在实践中,寄希望于速成、一次搞完美的思路是不切实际的。
四、物流透明管理对物流互联网化的基础作用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进入和各个产业深度融合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发展规律和以前以服务个体为主的互联网截然不同,产业要素透明连接是后续互联网化的基础。此时,资源掌控力非常关键,用户体验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与之相关的是,物流产业的互联网化已经是时代趋势,物流全要素透明连接是物流产业互联网化的基础。
互联网技术走下神坛,开启民用化应用到今天,大致可以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各类互联网基础设施应用和针对个体用户的应用服务为主。这一阶段已经相当成熟,以BAT为代表的寡头垄断已经定型。第二阶段,就是互联网深度融合实体产业,垂直细分,这一阶段刚刚开始,有巨大的价值空间。
相当多的企业、管理者,没有仔细思考BAT成功的基础条件,盲目套用它们的思路方法到产业互联网。但是适合第一阶段互联网发展的思路在第二阶段很难奏效。
BAT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有其前提基础条件:
中国电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布设宽带网络,Intel和微软降低PC价格,老百姓因各种原因(子女学习、游戏等等)购置电脑,实现了网络连接。BAT顺应这个趋势,在此基础上提供特定服务,迅速攀至行业巅峰。但通俗地讲,没有网民,BAT都是浮云。
现在,产业互联网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产业要素连接互通不够。这个难点突破不了,产业互联网发展就缺乏必要的基础。简言之,要实现产业互联网,产业要素需要连接到网里,否则拿什么互联网化?一定意义上,产业互联网首先需要产业要素的互联网化。物流产业要互联网,首先实现物流全要素的透明连接。
五、物流透明管理的具体应用
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感受一下应用物流透明管理能够实现的价值。
【应用场景一】物流透明在LNG危险品公路运输安全上的应用
LNG液化天然气长途运输(单程5000公里),为确保安全,选用好车(奔驰、斯堪尼亚、沃尔沃等)、有经验的双班司机。想尽一切手段希望确保公路运输安全,结果还是有翻车事故发生。
分析原因:弯道速度过高,离心力大,导致翻车。弯道为什么速度高?司机长途驾驶,疲劳,忘记这个地方是弯道。
透明解决措施:通过在车辆上安装卫星定位装置,获取车辆的实时运行信息(速度、和行驶的路线),在电子地图上标注预警危险路段,在车辆即将到危险区域的时候,系统预警司机,有效降低事故。
【应用场景二】物流透明管理确保冷链运输温度控制
冷链运输最大的问题是温度失控。说白了就是不制冷、关冷机,温度不符合要求。这是一个行业现象:司机在利益驱使下逐利,减少制冷时间节省油费。
分析原因:没有有效的手段获取运输途中每个时间点的实时温度数据,司机就是不按照规定制冷,不保证运输过程的温度,监控层面也无法找到切实的证据。最后导致,真正按照规则执行的冷链运输企业无法生存(按规则走成本高,没有竞争力,最后行程行业内的“劣币驱逐良币”)。
透明解决措施:在冷藏冷冻车上安装温度传感器,并通过移动通信把温度数据实时上传,系统记录每一单业务对应的温度标准和温度实际数据以及运输路线。这样有实时运输过程的状态、温度数据,业务结束有记录单据作为核算依据,温度超标就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处理。
通过技术手段,让温度全程受控,司机如果不按照规则保证运输途中温度,就有数据记录。同时,对物流公司而言,不断积累的业务运作过程的数据是自己诚信经营的最有效的证据。
这一技术手段可以用在生鲜食品运输、疫苗药品运输上。前一阵子济南疫苗事件,其实就是不法商人在整个过程中不按照规定,把本该冷藏的疫苗做常温处置。疫苗超过规定的存储温度生物活性就没有了,社会危害极大。所以对一些特殊商品的全程温度可记录、可追溯非常关键。
【应用场景三】防止运输过程中货物丢失、掉包(假货换真货)。
一个大牌日化公司,被消费者投诉超市买到假货。追查下去,生产质量没问题,就是配送运输过程中,被掉包了,假货换真货,最后流通到超市。
透明解决措施:通过在车辆安装远程拍照、卫星定位、门磁开关等设备,实时记录装卸货的位置;装卸货就会开门,开门就拍照。这些措施用来透明运输过程。凡是没有在约定的装卸货地点开门,都视为违规必须严查。这样就能有效杜绝换货。
【应用场景四】供应链优化
在实际操作中,供应链的研究重点在制造、采购环节,物流运输过程往往被忽视。可是在现实中,物流运输过程的优化空间很大。通过物流透明可以有效地压缩物流过程的时间,优化供应链。
【应用场景五】物流链条上各个主体协同
物流涉及到的环节比较多,各个主体之间如果没有有效的信息互通机制,要提高效率很困难。物流透明后,可以有效实现各个业务主体之间的信息互通、流转,提高协同性,提高效率。
【应用场景六】 物流金融
物流透明后,物流公司可以不断积累自己的业务数据,积累下的业务数据就是自己经营信用的重要标志。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开展短贷金融服务。也就是业务数据背书信用。目前一些物流科技服务公司已经通过积累的数据开展金融服务。
其实只要物流透明后物流过程数据被积累下来,就可以开展非常多的应用,有充分的价值空间。
综上所述,我认为最有效的管理就是常识。常识告诉我们,透明是非常大的力量,物流透明对物流行业发展意义重大。